剧情介绍
随着网络小说的读者群体逐渐壮大,一种新型的文体形式悄悄兴起,这就是同人文。所有小说中无法开展的情节,所有读者心中最想要的结局,都可以在原作的设定基础上继续加工进行二次创作。
同人文的出现,给了更多读者发挥才智的空间,也让原著故事变得更加丰满。
其实这种题材的小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
自从《福尔摩斯探案集》风靡全世界之后,很多人都开始尝试创作新的福尔摩斯故事,他们有想继承柯南·道尔衣钵继续创作的,也有在其基础上做巧妙改编的。
1920年,文森特·斯塔瑞特发表了一篇叫做《哈姆雷特的冒险》的故事,在这部作品之后,福尔摩斯的仿作开始兴起,其中大部分并无创意和激情,平淡乏味直至烟消云散。
直到1944年,埃勒里·奎因,这位后来的著名的侦探小说家写作了一部《歇洛克·福尔摩斯失败史》,这部作品在侦探小说史上虽然很重要,但要说是同人文,还谈不上。因为这部小说总的来说,对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并没有太多的延伸。
同时,柯南·道尔的子女们显然对于父亲留下的经典人物福尔摩斯也是兴趣极浓。他的儿子阿德里安除了参与影视剧的制作,也出版了一部和福尔摩斯故事相关的小说。
这部名叫《福尔摩斯的功绩》的小说是与约翰·迪克森·卡尔合作而成,创作于1954年。全篇12个短篇故事,全部是根据原著中华生给出的线索再次续写的新故事。
这些故事的问世在福尔摩斯迷们眼中,显得有点不对味,但是其中有几篇还是获得了成功,被刊载在《科利尔周刊》上。
纵观全部和福尔摩斯相关的小说,大概能称得上是第一篇福尔摩斯同人文的,要算埃勒里·奎因和保罗·费尔曼根据詹姆斯·希尔在1965年的一部电影改编而来的《福尔摩斯和开膛手杰克》。
这部小说既可以看成是《福尔摩斯探案集》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同人,也是开膛手杰克成为福尔摩斯对手的开篇鼻祖。
在福尔摩斯的原著中,虽然二者处于同一时代,但这两人没有什么交集。自从埃勒里·奎因这部作品问世以后,开膛手杰克和福尔摩斯的对决成为众人作者喜好的题材。
与此相关的其他作品也有不少。比较成功的如迈克尔·迪布丁于1978年创作的一篇哥特式小说《最后一个福尔摩斯》。
在这部小说中,主角除了福尔摩斯,便是与其对立的开膛手杰克。这部小说不仅引入了福尔摩斯书中的人物,还将作者柯南·道尔也变成华生的医生朋友,受其允许撰写案情。
不过这部小说风格阴郁,创作手法大胆,整篇故事情节变幻无常,很有些新意。只是福迷们并不买账,毕竟与心中经典相悖过多,至今这还是一部众说纷纭的小说。
2009年,琳西·斐创作了一部名为《福尔摩斯与开膛手杰克》的小说。这部小说中福尔摩斯对开膛手杰克穷追不舍,在故事的发展中,作者细致地描摹了当时的历史,将故事的背景写得身临其境。
而类似现在网络暴力的小报新闻业也出现在这部小说中,并且在分析开膛手杰克的时候,还运用了当时已经兴起的临床心理学。
比起迪布丁的那部著作,这部小说还是赢得了不少的口碑,算得上是一部不错的同人文。
在后期的创作之中,福尔摩斯的对手除了开膛手杰克,他的老对手莫里亚蒂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不过,专门撰写莫里亚蒂故事的作品不多,迄今为止的几篇还是很有些看头的。
成功的间谍小说作家约翰·加德纳曾经以莫里亚蒂为主角写作了一部小说《莫里亚蒂归来》,这部小说中的莫里亚蒂和福尔摩斯一样,也起死回生了。
故事的背景还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整部小说充满犯罪元素,情节跌宕,按照现在的话说,描写十分到位,非常有代入感。
这部小说创作于1974年,1975年,加德纳还续写了另外一部小说《莫里亚蒂复仇记》。
和加德纳的小说将莫里亚蒂作为主角不同的是,戴维·斯图尔特·戴维斯在2004年创作的《蒙面侦探》中,福尔摩斯又成了中心人物。
只是这部小说依旧秉承着同人文的宗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情节变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小说也可以称为福尔摩斯前传。
在这里,华生不是医生华生,哈德森太太是位演员,他们都是莫里亚蒂派来监视福尔摩斯的。他们的任务是阻止福尔摩斯调查犯罪大师,而福尔摩斯的哥哥迈克罗夫特也发生了变化。
整部小说将《暗红习作》和《最后一案》结合起来,重新写出一个福尔摩斯和华生的别具一格的生活,而莱辛巴赫瀑布也将会发生意外的结局。
还有一部与莫里亚蒂有关的同人文小说,构思也十分奇特。这就是2011年基姆·纽曼创作的《莫里亚蒂教授:德伯家的猎犬》。
这部小说也将莫里亚蒂作为主角,重新讲述了原作中和莫里亚蒂,莫兰有关的七个故事,这些故事里,莫里亚蒂和莫兰从阴暗处走到了光影之下,展现出了他们的本来面目和其身后的终极boss,这一点还是福尔摩斯从未想到过的。
至于福尔摩斯,他在这部小说中的位置和莫里亚蒂正好对调。原著中在《最后一案》才现身的莫里亚蒂,此刻则换成了福尔摩斯。这也是这部小说视角新奇之处。
除了将书中反派人物列为主角进行创作,对于福尔摩斯本人的二次创作就更为普遍了。这个享誉全球的人物给了众多作家无以伦比的灵感,在他们的笔下,这位昔日的大侦探参与到了更多匪夷所思的故事里。
他时而要与吸血鬼德古拉伯爵对战,有时还要忙着去对付火星人,甚至在解决难题的时候还会求助于心理学家弗洛依德。
在菲利普·何塞·法默这位美国科幻作家的笔下,福尔摩斯的故事变得十分离奇古怪。1974年出版的《福尔摩斯的后继冒险:无与伦比的同伴》这本书中,故事的背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福尔摩斯和华生已经到了中老年。
这时候他们也没闲着,而是去寻找一种新型武器。在非洲,他们还遇到了人猿泰山。这部小说融合了科幻的元素,故事让人耳目一新。
同样具有科幻元素的作品,是1977年罗伯特·李·霍尔的《福尔摩斯退场》。这部小说和2012年罗伯特·瑞安创作的《亡者之土》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是以华生作为主角。
在罗伯特的小说中,福尔摩斯已经隐退,通过华生的视角来揭露原著中未曾知晓的故事。福尔摩斯为何本领非凡?他的哥哥有什么秘密?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之间的关系等等。
整部小说的结尾有意想不到的转折效果。
而《亡者之土》这部小说则完全以华生为主角,福尔摩斯仅仅身处暗处,以“那个老人”来代称。
故事以华生和福尔摩斯之间的严重分歧为主线,背景则选择在了法国,华生独自一人,肩负起调查谜案的责任。
除了一些有科幻元素的同人小说,福尔摩斯系列小说还延伸至了超自然领域。
比如,2014年乔治·曼恩的作品《福尔摩斯:灵魂之盒》中就有关于超自然事件的设定。曼恩曾经写过一系列超自然人物的作品,他对于此类题材得心应手。
在他的这部作品中,福尔摩斯和华生再次相聚,时间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伦敦发生了很多古怪的事件,而福尔摩斯和华生则负责调查这些事件,并通过这些事件揭露上流社会的大秘密。
不过,另外一部作品比起它来,超自然气息更加强烈,这就是2011年盖伊·亚当斯创作的《上帝的气息》。这部依旧将故事背景设定为19世纪末期的伦敦,福尔摩斯和华生前往苏格兰拜访一位神秘学者来解决一起谜案。
在这个故事中,福尔摩斯纯粹属于打酱油的,大部分时候都没有现身,主要由华生来叙述故事。而故事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将虚构人物与现实人物共同在那个时空发生故事。
当然,要说完完全全超自然的,非《福尔摩斯——德古拉档案》莫属,从书名就能看出这故事中有一个著名的超自然人物,吸血鬼德古拉伯爵。
这是弗雷德·萨贝哈根于1978年写的一部小说。故事不同于其他的同类题材小说,在这部小说中,福尔摩斯和德古拉伯爵是合作关系,他们在1878年的伦敦竟然会合作探案。
1974年,尼古拉斯·梅耶发表的小说《百分之七的溶液》,首次发表时,就荣登纽约的畅销榜,他模仿了柯南道尔的写作风格,但却向故事中注入了新的元素,并引入了心理学的概念,将弗洛伊德写进了故事之中。
总而言之,关于福尔摩斯的同人作品数不胜数,作者们在绞尽脑汁挖掘福尔摩斯故事的时候,也给福迷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不管得不得到这些人的认同,福尔摩斯同人文依旧称得上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