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小说通过四铭见孝女,买肥皂的事件,以及由肥皂掀起的家庭风波,集中揭露了封建复古派政治上的极端反动,道德上的极端堕落,戳穿了他们关心世道人心,国家命运的画皮,把封建复古派的反动本质和肮脏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四铭在大街上看见两个乞讨女,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和一个六七十的白发瞎眼的老妇,这老妇是那姑娘的祖母。
有如坚固堡垒似的家庭结构在四铭带回来一块包装颇为讲究的绿色肥皂后似乎面临崩塌的危机,这种危机表现在四铭和妻子以及子女的层级关系中。四铭回家把肥皂递给太太,忽然想起来他买肥皂时女学生笑他“old fool” 他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就让儿子去查字典。
儿子学程查到了意思却不敢说实话,因为这会触及到四铭的家长地位和尊严,学程心理有个迷,身为道德家的严厉父亲怎么会被女学生骂作“老傻瓜”;饭桌上,儿子没有请父亲吃盘子里最后一块菜心,这是不符合礼法的——父亲的地位在儿子心中有了变化,父亲因没有吃到菜心耿耿于怀,再次借问英语单词为难学程,并又一次提到了那位“孝女”,但这次学程和四铭太太站在了一起,揭穿了道德外衣下的情色欲望,骂他“不要脸”,四铭内心潜隐的欲望被四铭太太揭穿,他感到不安,甚至还听到秀儿在背后骂他不要脸。这些变化都在预示着传统家庭的崩塌和家庭层级观念的颠覆。
肥皂引发的只是一场无事的风波,个人欲望和家庭伦理并行不悖,欲望被掩藏在传统的棉袍之下,与传统道德共同行进着。
肥皂最终被录用,四铭太太最终的屈服使她处于被看消费的位置,四铭太太对这块肥皂的使用过程中,她被置换为孝女,四铭达到了意淫的效果。四铭太太对肥皂的持续使用,可以把肥皂视为一个谱系:那就是从皂荚到似橄榄非橄榄味的肥皂,再到檀香味的肥皂,这样一个谱系的绵延,表明了四铭太太一直在主动或被动地消费着肥皂,她在消费的同时也在被四铭消费。
四铭的欲望收到了压制,但最终一切都恢复了原样,家庭依然井然有序,四铭太太接受了欲望的想象和性暗示。
建议阅读一下鲁迅先生的《肥皂》。
题外话:鲁迅每月收入是多少?在现代属于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