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作者:橙香芝士
六月里花儿香,六月里好阳光。六一儿童节,歌儿到处唱。歌唱我们的幸福,歌唱祖国的富强……
是否觉得这首歌很熟悉呢?恭喜,你的孩子要过儿童节啦
无忧无虑的年纪
仿佛就在昨天:迎着朝阳,我们早早的来到学校,穿着白色的衬衣和用粉笔涂成白色的鞋子,等待老师化妆。粉红的脸蛋,额头一个红点,鲜艳的红领巾,大家都是统一的造型。合唱《六月里花儿香》,《让我们荡起双桨》,《少年先锋队队歌》……还有新加入少先队的同学,今天是他们的大日子,要宣誓,然后由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帮忙系红领巾。那种感觉,用现在的话说,是相当的骄傲。之后还能吃些好吃的,今天不会有太多作业,回家以后很快就可以玩。爸爸妈妈不用陪我们参加学校的活动,他们要赶在端午节之前,完成翻地插秧的工作。不会,也没空问是否写好了作业,是否听懂了老师的课。虽然从来不会有好玩的玩具,但是每个人都很开心,打心眼里快乐。不知道什么是烦恼。
一转眼,我们已经为人父母了。除了上班赚钱,还要照顾老人小孩。你不可能一直无忧无虑。之前没有小孩(老婆也没有),每年这个时候,周围的同事纷纷请假参加幼儿园,小学的亲子活动。回来诉说着各种趣闻奇事。光是感受这种氛围,就觉得很慌张,得抓紧时间找媳妇儿了,不然孩子还没毕业,我都退休了。年初的时候,就想着今年儿子要上幼儿园了,六一儿童节要参加活动了,不由得紧张起来。若不是这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幼儿园迟迟不能开学,这个时候我应该陪着儿子在幼儿园参加活动吧。无奈只能在家陪他玩耍。趁着还没有上学,好好玩一下,感受快乐童年。
今天,还有最近,有一些见闻。让我感到慌张,焦虑。不知道孩子们是否都能快乐的成长。
一些见闻
小区滑梯旁写作业的小女孩,趁着没人也会玩一下
某辅导的广告。号称9块9包邮,送几节在线视频课程,清华北大毕业名师一对一指导,还有各种常用公式定理总结挂图,教材教辅……类似的还有某而思,某abc。他们几家的广告都很类似,大致就是一下几个场景
- 环卫工人骂自己的子女笨,热心妇女建议买9块9学习资料,报培训班
- 快递小哥一天送很多一样的学习资料,不明真相。抓住一个热心人问,然后把上述各种课程资料重复一次,强调9块9包邮
- 一个妇女炫耀5岁的孩子会10以内的加减法,另一个4岁的小孩在妈妈的授意下,展示口算3位数乘以3位数,号称再不学就跟不上了,然后推荐以上资料和课程
- 员工投诉有竞争对手模仿。老板不生气,还加送线上课程和资料,号称都是为了教育,要让更多的孩子拿到资料。
如果不是亲自看这些广告,你不知道主角的表演有多夸张。感觉和好多年前的电视广告一样,我本人是嗤之以鼻的。但是肯定有很多人坐不住。
一些感受
- 小时候没有上过辅导班。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还是可以很优秀。
- 大家普遍焦虑,除了学校,培训机构为了利益营造出来的紧张氛围,还有家长的攀比心理作祟。生怕落后于人。其实都是一样的状态和心里。
- 教育资源紧张也是一大原因。高收入人群通常都是高学历,深谙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以后有好的生活,工作。必然会围绕优质教育资源展开争夺,导致更多的攀比和焦虑。
- 培训机构总结的所谓的技巧,思路,方法。其实应该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试和总结的,这样他们才能学会自己思考和成长。别人总结的现成资料,短期是可以提高学习成绩,长期对于孩子的学习是不利的。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任务应该是交会孩子学习的方法。否则长期这样,我们将失去很多有想法研究型人才。
- 集体焦虑的氛围,个人很难改变。我们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讲减负。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种情况愈演愈烈,这点从本土学校集团化运行和上市就可以感受一二。只能加上自身心理素质,尽量不要给孩子压力。
写在最后
不能改变大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吧。周末了,还是抽空带小孩出去玩一玩。
成都北四环附近有没有什么亲子活动的好去处呢?欢迎留言评论交流,养娃心得,教育理念,吃喝玩乐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