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疯狂动物城》里的讽刺实际上都不算隐喻,甚至有些直白,但迪斯尼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们能把这些话题处理得老少咸宜。
"
影片中为了拿到绵羊票仓而提拔助理的狮子市长,出现不稳定因素后息事宁人明哲保身;
"
卧薪尝胆数载风霜的副市长挑拨种族主义斗争沽名钓誉借机上位最后锒铛入狱;
"
自动化时代仍然尸位素餐的树懒衙门,开得起跑车的机关单位办事员;
"这部电影的名字已经告诉我们zootopia,动物园+乌托邦。因此,编剧们非常巧妙的设置了三层寓意来讽刺美国当今文化。
朱迪作为“兔子”,从小便被所有人告知:别做梦啦!狐狸嘲笑她的梦想,父母试图打消她的梦想,于是一切希望就寄托在了那个号称“一切皆有可能”的zootopia。
可是事实呢?当警察局长只愿意把贴罚单的任务交给朱迪时,当她撕开缩水的胡萝卜快餐盒时,自由女神像在纽约港渐行渐远。
当朱迪克服了来自外界的歧视,终于成功破案亲身证明了种族偏见的狭隘性后,却在记者招待会的讲台上将罪因归就于不同种族的先天dna。
一时人心惶惶。
作为物种偏见的受害者,最强烈主张物种平等的朱迪,此时却亲手用同样的偏见重演了童年歧视。
只不过,这次她成为了施害者。
也就是说,即使在歧视受害者内心深处,或许也深藏着对其他物种的偏见。
所谓的歧视,是否本身便是根深蒂固在每个人意识形态中的一种认知方式?
也就是说,人类用stereotype的类型思维认知,是无法避免的么?
第三层:公平正义被权利绑架
整部电影最大胆的一笔则是绵羊副市长的阴谋。个人认为是这一笔让一部简单的『政治正确』动画片跃升为一部有反省了权力与话语权的批判。
绵羊,食草动物,一直站在权力架构的弱势方。
当一直处在弱势方的绵羊拥有了话语权后,却一门心思要通过把对方踩在脚下爬上顶端。
她要的不是『公平』或『平等』,而是重新洗牌后让自己站在权力顶端罢了。
歧视受害者在既得利益后,是否会形成新的话语关系,对抗新的弱势群体?
我们渴望的到底是『平权』和『权利』,还是『权力』?
这部电影比今年的任何现实主义题材反映的社会现象都要更深刻,电影的最后在反思后给出了试探性的回答:或许平权运动应当是思想解放与权益平等并驾齐驱的。认识到差异性背后的自由与平等,才能让权力为自由平等服务,而不是用权力制造更多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