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序
作为《盾之勇者成名录》的男主,大概是史上最凄惨的穿越人物之一了,不仅遭到全国上下的嫌弃,还遭到了背叛,说好的当龙傲天大佬的,结果什么都没有。如此苦大仇深的男主,按理说应当会复仇才对,然而当他真正强大了以后,却选择了宽容,放弃了对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进行报复。
而也正是这样的一个设定,让这部动漫高开低走,被一众观众吐槽为“圣母”,而制作组明知不可为却为之的背后,其实潜藏着另一种深意,那便是正向的价值引导。
“圣母”并不讨喜
圣母原本指的是圣母玛利亚,一个博爱之人,而提起她来,总会伴随着那句“主会宽恕你所做的一切,只要你真心悔改。”然而在动漫中,“圣母”行为往往不讨人喜欢,首先反派一般都不是真心悔改,否则就被洗白了,便谈不上“圣母”。
反派往往都是借着表面悔改,实则背地里谋划着什么,比如《盾勇》男主放过的公主,背后却又在搞小动作。而观众最不能够接受的便是,男主前期的委屈, 明明成长的路上黑化的那么精彩,却突然画风一变,成为了一个宽宏大量之人,让人措不及防。
明知观众不喜欢,而制作组却还要这样设计剧本,其实也属于无奈,毕竟动漫作为日本主流的娱乐载体之一,需要宣言积极和善良,这就导致了男主的行为前后转变过大,就好像是顿悟的那种感觉,让人不容易接受。
媒体的正向引导
媒体是有引导社会价值取向作用的,尤其是动漫的受众大部分都是青少年,本身就容易受到误导。而《盾勇》前期营造的黑暗氛围只不过是为了加剧这部作品的矛盾冲突,从而推动剧情的快速发展。一部作品的好坏其矛盾的刻画起到了主要作用,从这点上讲《盾勇》前面是非常成功的,然而当它已经吸引了大量的粉丝之后,就不能够继续按照黑暗走向去开展剧情,否则就会起到一个不好的价值观引导。
而这样的话按照日本的评级制度,《盾勇》的年龄层会上升,而制作组的本意也是借着前面的剧情铺垫,到后续的男主放弃了复仇的转折,去引导观众们释怀生活中的矛盾,不要钻牛角尖。本意上也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这就好像我们知道以德报怨的后半句明明是何以报德,然而仍然引导人们去宽恕别人,因为复仇这个行为并不会给人带来长久的快乐。
复仇的价值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在和平年代里,并没有那么多苦大仇深的事情,而盾勇一开始所遭受的种种不幸,也恰恰是他强大的根源,如果他像其他几位勇者那般顺顺利利的发展的话,恐怕第一次入侵他们几个就团灭了。而仇恨不仅不能够化解矛盾和冲突,反而会引起连锁反应。
这就正如《火影忍者》全剧所宣扬的那样,要终止战斗,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靠复仇是不可取的,要靠沟通和相互理解,即使看起来有些理想主义。但是恶的执行方式最终带来不了善的结果,只有放下仇恨,才不会被仇恨的火焰所吞噬。
而观众之所以会对《盾勇》中的“圣母”行为表示反感,是因为不愿意去相信,也不愿意去理解。而《盾勇》中其实是有明示的,那便是尚文如果真的去复仇,他便会被仇恨的力量所吞噬,即使完成了复仇,也会伤害到自己身边的人,最后伤害到自己。
这其实是非常形象的一种比喻,就好比在生活中,其实很多矛盾和冲突往往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一旦怒火攻心,不顾一切地进行报复,最终即使如愿以偿,所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超过复仇所带来的快乐。有可能丧失的是一生的自由。
而《盾勇》的尚文其实也跟我们一样,并没有真的完全放下这段仇恨,他只是不再去想,不愿意为了不值得的人而玷污了自己的双手。正如他劝塔莉雅时所表达的那样,一旦你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也许你就会成为和你所憎恨之人一样的人了。而放下仇恨,并不意味着妥协,而是为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还有很多,深陷仇恨的囹圄,只会让你失去了发现美好的能力。
结语
动漫归根结底是一种艺术形式,在宣扬其主题时掺杂一些理想主义的精神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积极向善的一面才是值得我们弘扬的,一部引导人向善的作品在构建和谐氛围方面起到的是有益的力量。而即使你不愿意去相信以德报怨,但是你也应该明白,一部带有戾气的作品是会将这种不良的情绪感染给那些原本在生活中积攒着矛盾,强忍着情绪的人。
一旦他们因此而爆发,后果不堪设想。而这并不是主流思想宣导者所希望看到的价值观,而引导人向善,放下仇恨才是一种积极、正向、值得褒扬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