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2015年8月,我39岁,通过考试,实现了进城的梦想,考进了宣威市祯祥初级中学。对我而言,这次教学环境的改变,不仅仅是由乡下进入城市那么简单,它对我产生的影响,不亚于一次“重生”。
进城以后,我有幸认识了作家叶浅韵。叶浅韵原名魏彩琼,宣威人称大彩,和我同岁,我还空长她两个月。可当时的大彩,已出版两本专著,发表散文无数,已颇有些小名气了。而我呢?在乡下工作了15年,除了顺顺利利地评上了高级教师,隔三岔五获得个乡镇优秀教师的奖励外,在文学领域,我还在是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读初中时,流行看小说。女生比较喜欢看琼瑶、岑凯伦的爱情小说,而男生则喜欢看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小说。那时看书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只能向“大方之家”去借来看,借来看是要按期限归还的,所以有时为了赶进度,上课时趁老师不注意也偷偷的看,晚上睡觉也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看。现在玩手机和这情景有得一比吧!一本小说,不管有多厚,一般一天就能看完,用一目十行来形容绝不为过。看完后,第二天兴高采烈的来到教室,和同学大谈特谈:萧峰的降龙十八掌如何厉害,令弧冲如何有情有义……还记得当时班上两个男生为争论欧阳锋练功“走火入魔”还是“走入火魔”,弄得面红耳赤,差点大打出手,最后翻书查证错误一方才偃旗息鼓。后来,又看陆续了《杨家将》《薛仁贵征东》《隋唐演义》等历史演义小说 。我想,我对文学的热爱,武侠小说是立了大功的。
读高中时,因喜欢文学,也读不来理科,自然选择了文科。语文是我的优势科目,再加上我书写好,因此班上的黑板报被我承包了。97年高考考,只得到53分英语的我,凭借109分的语文考取了曲靖师专中文系。这个分数现在看起来不高,甚至还算低的,可在当年,这个分数在宣威市民族中学,即使不能夺冠也至少是前五名吧。上大学后,我是班上的宣传委员,又重操旧业,继续负责黑板报工作,还记得毕业时,教室后面的墙壁上满是黑板报获奖的红奖状。
上大学时,中文系诗人张永刚教我们《文化概论》,他的课学生非常喜欢,后来成为中文系第一门省级精品课。他出版过诗集《永远的朋友》,我很崇拜他,也很喜欢他的诗。再加上学习了《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后,我喜欢上了现代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闻一多的《死水》,舒婷的《致橡树》以及其他朦胧派诗人的诗至今仍记忆犹新。闲暇之余,我也舞文弄墨,学写现代诗,但总苦于找不到方法,写出来的诗要么青涩直白,要么手法单一,要么内容浅显。虽然写不好,但我并没有气馁,有空都练一练,有时也写写日记,写写打油诗,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毕业。还记得大学毕业时,我是用打油诗帮同学写的毕业留言。
读书时爱好文学也罢,书写不错也罢,参加工作后,就再也无暇顾及了。每天备课,写教案,上课,改作业,有时还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身心全放到了教学上;再加上懒惰思想作祟,于是乎,书写荒废了,现代诗也扔到闻一多先生的那一滩绝望的死水里去了。
直到遇到大彩!还记得第一次见面,她敏捷的思维、风趣的谈吐、豪爽的性格深深吸引了我。她的朋友圈,也全都是些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才女。比如诗人龙三,论起来还是我的师姐,她也毕业于曲靖师专中文系;比如女书法家王琨,她的瘦金体好像得到了宋微宗的真传……大彩创办的《宣威自有颜如玉》栏目,算是宣威的一朵文学奇葩,一个小小的县级市竟然拉扯起近百个女作家,队伍是越来越壮大。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更是大彩的人格魅力!拜读了大彩的《陌上花开》《必须有那样一个人存在》等佳作后,她精美的文笔、似曾相识的生活情景描写唤醒了我藏在内心深处多年的文学梦想……
进城送走第一届毕业生后,我开始尝试古诗词写作。在近二十年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老师也难教,要搞好古诗词教学,你就得花功夫去研究它、熟悉它、搞懂它,在和古诗词打交道的日子里,我慢慢喜欢上了它。古诗词对写作要求很严格,它有字数句数的限定,讲究平仄、对仗、押韵,还追求意境,非常具有挑战性,所以决定先从学习写作古诗词入手。当时世界杯足球赛正在俄罗斯如火如荼地进行,而观看足球比赛也是我的一大爱好,当时我就突发奇想,古人用诗词写战争,开创边塞诗派,我可不可以把我的两个爱好结合起来,用诗词写体育。(后来证明,我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从世界杯开幕式开始,一天四场比赛我选择最有看点的比赛来写,还记得我填的第一首词《沁园春·世界杯》:
世界足坛,激情点燃,战火又烧。望球场内外,彩旗含笑。街头巷尾,锣鼓齐敲。牛党高兴,乳神妖娆,各国英雄试比高。待结束,是五星问鼎,法国扬骁?
有朋把酒闲聊,论天下球星谁弄潮。昔乌鸦老马,皆为球帝。大罗齐祖,人称英豪。一代男神,贝克汉姆,圆月弯刀是怪招。看现在,问梅西内少,谁敢言超?
这首词从开幕式之前的热闹场景写起,畅谈天下英雄,词风豪放,整首词以叙事抒情为主,手法略显单一,但不管怎样,我的文学之旅就这样开始了。每天一首词,陪伴世界杯。世界杯期间,共写了33首诗词。白天上课,下晚自习回家后看比赛直播,然后写诗填词,那段时间,累并快乐着。
之后,我也一直坚持创作,写作范围也不再局限于体育。18年中考,我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所教的班级成绩也很理想。得知成绩那一晚,我一夜无眠,打开一瓶啤酒,坐着办公桌前,又填了一首我最喜欢的抒发豪情的词《沁园春·祯祥》:
三载寒窗,一试锋芒,不负时光。望庙山脚下,森林莽莽。校园内外,风送花香。师善学习,生藏梦想,桂冠不夺应躁狂。醮浓墨,书豪情万丈,满面春光。
书声到处琅琅,惹全校师生斗志扬。举共同之力,护航保驾。教研开展,竞赛正忙。校长勤劳,早巡夜访,管理深知鼓励倡。才两届,展校园风彩,唯我祯祥。
期间也投过稿,但都石沉大海,毫无音讯。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秋天,我的一首七绝《中秋夜吟》终于刊登在《南国红豆诗刊》上。这次登刊,极大的鼓舞了我的创作热情,之后诗词也是陆续发表在《齐鲁文学》《边塞诗刊》《辽河之春》《掌上曲靖》等省地级网络平台。散文《故乡的山》《回家过年》也连续发表在《南国文学》。
己亥年底,冠状病毒袭来,宅在家里的我创作了许多诗词,几篇散文,表达了对白衣天使的崇敬和赞美,弘扬正能量,抒发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决心。其中散文《致敬逆行者》刊登在《玉美人》,《吃出来的冠状病毒》刊登在《南国文学》,还有二十多首诗词刊登在《齐鲁文学》《南国红豆诗刊》《曲靖m》等公众平台。
喜欢文学,无关名利,只因乐在其中。文学之路艰难而漫长,而我的文学之旅刚刚开始,就像要登山的人,才到山脚,正努力向上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