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贵州凯里的酸汤粉、福建福安的水煎包、广东汕头的猪血汤……最近,纪录片《早餐中国》带着各地的市井早餐前来打卡,不仅让人隔着屏幕直流口水,在微博热搜上的阅读量更是冲上了2个亿。
湖南、贵州等地的崽,早上都爱吃一碗粉。一碗再简单不过的粉,在各地却吃出了毫不重复的花样来。
贵州凯里的酸汤粉,精华则在一个“酸”字上。店铺老板每天早上4点多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熬一锅酸汤。汤熬的时间不够,味道出不来呢。吃粉的同时,一定要就着蘸水碟里的西红柿酱才行。西红柿酱用西红柿和青椒熬制而成,加上香葱、辣椒面和折耳根,然后把粉钳在蘸水里,要小口小口地慢慢吃才香。
潮汕人早上爱吃一碗猪血汤。广东汕头的猪血汤,新鲜猪血看颜色,色泽鲜红是第一要素,手感扎实亦不可缺。潮汕人吃猪血汤,还要配上特有的蔬菜。枸杞叶清肝明目,益母草活血化瘀,真珠花菜清热解毒。
福建福安的水煎包,油煎的同时浇上凉水,保证皮脆。店铺老板还说要用柴火烧,烧出来有柴片的香味,跟煤气烧出来的不一样。吃水煎包得有耐心,食客拎着塑料袋、端着塑料碟,盯着煎锅在线等,小眼神甚是惹人怜。争抢激烈,三个人里总有一个“倒霉蛋”吃不上。
与安静简约的西餐或者美食博主们经常拍摄出的文艺范食物不同,中国人的早餐除了食物还有氛围,《早餐中国》抓住了这个人文精髓。片中无论是老板还是食客都带着大家熟悉的样子,甚至其中便有曾经有自己。
在看节目以前,相信大家对《早餐中国》是不太了解的,光听一个名字,也觉得不以为然:“不就是个讲早餐的节目么?能拍出什么花样?”为了吸引这样想的人,《早餐中国》在文案上就下了很大的功夫,让他们光看看海报、读读文字就觉得馋,而这些文字对我们写作也有借鉴意义。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老百姓们用一双双巧手制作出无数的美食。他们将生活融入食品,品尝着那美味的食品,体味着那传承千古文化。
中华美食,是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来自百姓的生活,传递在百姓的心间。在未来的日子里,它会随着中华传统文化一起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