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85年,一场大病落在了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的身上,当时恰巧他的父亲徐传化也被迫下岗了。万般无奈之下,为了治病和还债,徐冠巨和父亲选择创业。靠着一口大缸、一辆自行车,从家庭小作坊起步,他们打造出了一家涵盖化工、物流、农业、科技城、投资五大事业板块的多元化现代企业集团,公司年营收超600亿。
1
1980年,在连续参加三次高考都失败后,徐冠巨进入了鲁冠球的万向节厂做会计。
198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徐家的生活轨迹。徐冠巨得了一场大病——溶血性贫血,同时,徐传化工作的磷肥厂倒闭了。为了给徐冠巨治病,徐家一下子负债累累。待徐冠巨稍微恢复健康后,徐传化父子在被逼无奈下走上了创业路。他们靠着2000元借款创办起了生产液体皂的家庭作坊(传化集团的前身)。
徐冠巨回忆说,「我们完全是草根。传化一开始最大的痛,一是没钱,二是没技术,但好在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
徐冠巨的厂房就是自家的房子,没有反应锅,就用水缸来替代。当时作坊里的技术活主要依赖从外面请来的「星期日工程师」——每周日来一次。
每次,「星期日工程师」在液体皂工序快完成时,都会拿出一包粉末倒入配料中,液体皂就会变得黏稠;但是没有这包粉末,液体皂就会又清又稀,无法出售。出于「商业机密」,这位师傅一直拒绝告知徐家粉末是什么东西。
为了不再长期受制于人,经过讨价还价后,徐家花了2000元买下了这个「商业机密」。然而,让人吃惊的是,这个神秘粉末竟是一勺再普通不过的家用食盐。2000元买了一勺盐,让父子俩都深受震动,也触动了重视技术和创新发展的决心。
从1992年起,徐传化父子将企业从家族化走向社会化。为传化引入了技术专家和大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开始精细化工自主研发之路。
徐冠巨说,「一路走来,我一直觉得,企业要能够实现持续发展,对于自主研发、创新、技术的重视是第一位的。」如今,传化化工已拥有全球性生产及供应网络,业务涵盖功能化学品、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
2
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徐冠巨也表达了对于集团人才的发展规划。在他看来,人才是集团的核心。
面向新的30年,传化将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根本的位置,全面激活机制,推进“共创、共赢、共享”,连接内外,在共同的事业平台上,放飞人生梦想。
未来30年,传化事业平台更加宽广,让英雄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为有志之士提供了施展才华的人生舞台。我们将汇聚天下精英,联合行业伙伴,共同把事业推向前进。
传化集团位于钱塘江畔、钱江世纪城核心区块、投资10亿元建设的传化大厦,将在年内投入使用,全面改善传化员工的工作环境。在机制建设上,将全面推开。目前,传化集团已经有近700名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未来将让更多的人成为股东。
面向行业有志之士,传化集团将在各个事业单元与产品单元,铺好内外连接的机制轨道,实施共同投资计划,一起创业,共同成长;
面向全球精英,我们将推进事业合伙人计划;
面向行业伙伴,特别是在物流领域,我们将广泛建立公路港联盟、物流企业联盟、卡车司机联盟等各类行业联盟,携手共进,共享发展成果;
面向有志于创业创新的各路英雄豪杰,我们将打造“创新工场”,提供全面的创业孵化服务,成为集“物流、供应链、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摇篮,助力钱江世纪城发展成为产城融合的新高地,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我们的贡献!
在新30年的新起点上,我们充满坚定的信心,在大家一如继往的关心支持下,努力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作贡献,再创时代精彩!
3
与很多民营企业不同的是,传化一直采用宽厚待人的企业策略来治理企业,同时还不停地向地方作出很多捐助。这让传化在浙江省内有着很好的声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传化在残酷的日化和化工行业竞争中并不占有绝对的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徐冠巨被人称为“唐僧”。
但从做企业的角度看,徐冠巨自己也清楚这并不是目前中国企业的主流之道。著名策划人王志纲曾说过:中国老板应该有狼性。而传化的宽厚之道正好反其道行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王志纲的预言看起来在传化得到应验。
在残酷的竞争之下,传化失去了日化行业的一线企业地位,而它的化工产品则因为徐冠巨要求传化在环保方面领先也受到巨大制约。不过仁者自有仁者之道。几年之后,徐冠巨当初为传化布下的棋子到今天已经开始显山露水。
2003年传化并购了化工上游企业新安化工,把自己企业的主要原料——有机硅纳入自己控制的范围,当时传化付出了巨大代价。传化集团除了付出2.4亿的巨资外,还在上市公司股改时付出了10送4.5股的高额配送。这样的配送结果使很多人都觉得传化吃了亏,但这实际上却符合徐冠巨宽厚的本色。事后徐冠巨曾被问及是否后悔,得到的回答是:“传化绝不后悔做过的事情。”
并购上游企业是容易被人理解的。由于原料涨价,把上游产业纳入自己的控制,无疑有利于企业控制成本。把企业做成从原料到产品的一条龙,进而使人力资源成为唯一的变量因素,这已经是民营企业中的优秀者才能看到的应对之道。在跨国公司流行外包的时候,中国的民营企业反其道而行之,正是发挥中国人力便宜的最大优势。
在徐冠巨眼中,「企业不仅仅是赚钱的工具,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载体。拥有财富更多是一种责任,要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当被媒体问到:假如突然变得一无所有,您第一件事情做什么?
徐冠巨答:我是死过一次的人,我没有钱了至少还有健康。我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即使没有钱也能养活自己。(可为商学院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