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爱情是一种自己给自己的处罚。在爱情里,没有什么约定和承诺是美丽的,除了日复一日美好的爱情本身以外,什么也不得依赖。但是只要疑念顿生,一切沉入虚无。
《祖与占》
影片《祖与占》于1962年弗朗索瓦·特吕弗改编自亨利·皮埃尔·罗什的同名小说。片名取自电影中的两位男主角,祖与占。主讲祖与占和具有鲜明个性的女人凯瑟琳之间所发生的故事。
凯瑟琳是一位非常懂得在和男人交往时占据主动权的女性。从一开始结实祖与占就掌握了主动,并且对此十分明了。她时时刻刻都处于所有人的注意力中心,而当自己没有被注意的时候,她会使用各种方法,例如跑到祖面前扇他一个耳光,继而大笑;祖与占讨论歌剧忽视她时,她会跳进河里并对占发出邀约。
她身边的所有男人都永远处于被考验被选择的地位,永远在她的棋盘上。凯瑟琳性格善变,就连自己的喜好都在不断变换,她向往自由的生活,渴望日常中有着波澜起伏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平淡日常。因此当她成婚后,她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当她哭着要求对方亲吻她却遭到拒绝的时候,她就拔出手枪,微笑着将汽车带着占一起开进河里。而祖最终捧回二人的骨灰,曾经混乱的关系不复存在,他感到一阵如释重负的解脱。
影片以一战为背景,运用快速的旁白和每一帧几乎静止的黑白镜头来向观众讲诉这段"三角关系",并配以节奏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得整部影片因快速剪辑组合在一起的蒙太奇手法显得具有喜剧感。同时将一战背景、祖与占因为凯瑟琳的微妙感情、凯瑟琳追求自由的灵魂快速地展现于片中,观众观影时因这样大量的信息汇入脑中有手忙脚乱之感,但当影片结尾,祖最终捧回二人的骨灰,自己回想往事时,观众又从这些信息中得以感悟。
影片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祖与占和凯瑟琳的三角关系,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法国常年混迹于咖啡馆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片中祖和占写着自己的小说,凯瑟琳教别人莎士比亚,他们在一起讨论语言与诗歌,在博物馆去参观雕像,在海边的树林里寻找文明的遗迹(一些瓦片和烟蒂之类),他们和凯瑟琳女扮男装去上街,他们说旅行就旅行,似乎从来不为生计而发愁。他们没有早八晚五,他们都是独立职业者,这些独立工作者和大众是不同的,不能用常规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他们的灵魂是不落入俗套的,不是庸俗的,是不平庸的灵魂,他们不愿意平淡的生活,他们敢爱敢恨,他们率真可爱。
凯瑟琳最终带着占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却使得二人间的感情得以永恒。凯瑟琳之所以迷人不是她的肉体,而是她身上追求自己想要的那个有趣的灵魂。有趣的灵魂总是和有趣的灵魂相伴,有人选择平淡的度过一生,有人选择精彩痛快的过一时,命运的选择上都没有对错,面对平淡的生活,有人总是疯狂地去抗争,或许大众都认为她是个疯子,但只有懂她的人知道她在找寻自己向往的青春与自由。
本片是特吕弗作品中最具新浪潮风格又最细腻动人的一部,整部电影弥漫着一股舞动青春却又无可奈何的悲凉绝望气息。
——《世界电影史》
本片运用的元素可以说是俗套得不能再俗套的"三角恋情"元素,但特吕弗却运用这样的元素带给观众全新的想象。影片中的一战背景巧妙地将三人的感情"两段化",一战前三人都将各自的情感埋于心底,战争结束后,凯瑟琳和祖已经结婚,而去看望他们的占却发现凯瑟琳并不满足平静的生活。凯瑟琳想要全部,她的理想不能被任何缘由击碎,她用疯狂的方式(开车坠入河中)来维护这一切,这种乌托邦式的结尾让很多观众不适应,但这就是特吕弗的作品特点。他将普通的三角关系拍出全新的爱情想象,《祖与占》整部影片中将三人的欢快时光拍的无比欢快,将悲伤情节拍的无比悲伤,最真挚的友谊,最凄美的爱情,最疯狂的三人行都融入这部影片,运用各种经典镜头来交代三人的关系(度假时三人在阳台上的对话),是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