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记得点上方蓝字关注哦,点击或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
吴秀波 | 明星大侦探 | 魏大勋 | 姐弟恋节目 | 香蜜沉沉 | 疯人院 | 爱情进化论 | | 快把我哥带走 | 火星生活 | 心脏信号2| |
看《幕后之王》翻完了我一年份的白眼,可还是每集必追。
我是非常容易弃剧的一个人,对这部剧竟然难以割舍。
一方面我可能真的是带着感恩的心在看剧。看到在青春校园剧的汪洋里还有人在努力耕耘国产职场剧这片不毛之地,简直像看到了堂吉诃德!
另一方面是冲着周冬雨和罗晋的演技。
还有我确实,还蛮想观摩叱诧风云的职场精英如何死心塌地栽在姑娘手里这种模式。
淳于乔栽在布小谷手里,我是服气的,谁让这个角色还是周冬雨本人。
布小谷是学校里的学霸,风云人物,优秀又自信。
巧了,周冬雨还没上北电就是大明星,先天比同学跑得快,不自信也难。
你看她面对竞争对手的奚落,不生气,不失态,也不吃亏,非强者不能做到也。▽▽
很多人吐槽她一句话就能得到星天的实习机会,我也觉得没毛病啊,不是铺垫地挺充分吗?她最优秀。▽▽
即使作为最底层的实习生去混职场,也是混得妥妥帖帖,风生水起。▽▽
有野心,还勤奋,还聪明,还有点野路子,这样的人才何愁出不了头。
更难得的是,作为情感剧中必须要讨论的元素,她的女性魅力也很耀眼。
主打以及独一份的就是这种鬼马精灵的少女感▽▽
很灵的小眼神▽▽
暗自得意的小表情▽▽
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招人喜欢的机灵劲儿。怎么就不配玛丽苏一场,得到魔鬼鱼和王思聪许天泽的爱了呀。
说起来这场三角恋其实拍得颇为有意思,暧昧期各人的小心思也很有看头。
可贵的是,这里编剧并没有像别的女性向作品一样一味地迎合小白文市场的观点,而是颇为凌厉地传递了一些人间真实。
比如精英们在处理情感问题时通常也很骄傲,看到对象跟别人搞暧昧并不会激发出“非你不可”的心态,反倒更容易不爽而退出局。
感情关系非常脆弱的,初期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很要命。其实编剧让男女主各自跟别人先在一起的处理方式非常符合现实。真实的人生中没有编剧告诉你哪个才是本命,当眼前有非常不错的人追求,正常人都会去试一试。
编剧说,淳于乔和辛惠美这一段,是他努力去爱别人结果发现爱不上。
所有动人爱情的核心元素不都是这个模式吗?彼此都是,只有你可以。
对比现在市场上对双洁向的要求到了几乎可以说变态的程度,我宁愿pick这种各自美丽过的成年人恋爱。
剧中的另外两对cp,杏子×凯文,闻思默×辛惠美,都是单向剪头蛮久的苦恋,但当事人的态度都没有苦哈哈,让人还蛮欣赏的。可惜后面凯文黑化了,又流于狗血桥段。闻老头那种理直气壮的单恋,比心生怨恨的单恋,要有力量得多。
我觉得,本剧最大的人间不真实,其实不是“霸道总裁爱上我”,而是,人人都爱布小谷,同时人人都爱淳于乔。
布小谷,毕业四年既能成为独挡一面的一流制作人。
可能吗?可能吧。
在互联网、新媒体行业这样的例子不少。比如《奇葩说》和《明星大侦探》幕后都是非常年轻的团队。
但你要说这些年轻幕后对于节目的价值超越马东,超越双北,又是不客观。
所以剧里要是老老实实地写布小谷怎么兢兢业业在幕后作贡献,也就罢了,我们还是买账女主很优秀。
但是就跟所有国产职场剧瞎给主角开金手指一个毛病,布小谷简直是手眼通天,金手指下可以制作新锐综艺《奇葩说》,上可以指点电视台发展五年计划。一出道就是个女马东、女罗胖、女欧阳长林。
看过她的大人物大老板都对她那叫一个欣赏和惜才,连前任、情敌和竞争对手最后都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剧里各色人物一再用台词提醒大家,“她是第二个淳于乔”,所以她厉害。
但是在此之前,能先把“第一个淳于乔”厉害在哪儿整明白吗?
不是让所有角色都吹一遍淳于乔的彩虹屁,就能让观众信服这个人的人物魅力的!
拿开头淳于乔的出场,就滚了个大雷。
周围所有人都在谈论男主有多牛,牛到跟伏地魔一样不可说▽▽
就是为了吊高观众的期待值——“到底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啊,想看”。
结果,只是(竟然?)让淳于乔吊着点滴,配着中二的音乐,带俩跟班,比中二还二地出场。▽▽
所以得到这种热评怪谁呢?
剧中形容他是“天才制作人”。这什么鬼称号?
只听说过天才科学家、天才音乐家、天才导演,没听过一档电视节目的制作人要有多大天分的。
制作人这种资源型的职位,背靠平台,有人脉会应酬,能调动资源,拥有一个好团队,做出不难看的视频内容(尤其国内这种不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差不多就是一个成功的制作人了。
你又不是艺术家在搞什么惊世骇俗的全新创作。
尤其现阶段的国产综艺这点水平,难以想象哪个原型敢自夸是“天才制作人”啊。
就算是韩国综艺第一pd,号称点石成金,从不失手,引领了好几波综艺潮流的罗英石都对“天才”这种提法避而远之。
剧中随处可见对淳于乔花式吹捧的台词,基本上覆盖所有角色。
其实对塑造淳于乔这个人物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你把人胃口吊起来了,却又没有足够的素材去正面叙事。
想想淳于乔都干了哪些了不得的事情呢?
发现冠名饮料摆错了,低级错误。
阻止硬盘资料外泄,低级错误。
发现画面有黑线,低级错误。
让杏子彻查艺人秘密,这是说明杏子牛逼吧?
就连女主自己都曾这样概括这个岗位的技术含量:▽▽
然后男主还非常严谨地补充:▽▽
#哈哈哈哈是在下太草根了,无法跟上你们精英的脑回路。#
知道别人不知道的行业八卦,能请到别人请不到的明星大咖,这顶多说明淳于乔是个人精,跟他是制作精英搭不上关系。而你看他到处拍桌子吹胡子瞪眼的爆脾气,又无法支撑起人缘好的设定,跟“魔鬼鱼”的设定也相互矛盾。
但就这些内容,已经是差不多是关于这个岗位最“干”的干货了。
更多的时候是用胃病反复发作来表现男主的工作狂;
用狂拽炫酷的肢体语言表达出男主写的方案价值连城;
干巴巴地告诉观众,我这个男主角噢,能干到既可以做《歌手》这种棚内综艺,转型慢生活真人秀,也完全手到擒来。
到底怎么做到的?完全不讲。
还记得吗?国外那些好看的职场剧,是不会让角色自己来互相吹捧的。编剧只让角色行动,做事情。而发出由衷地赞叹说这个人真牛,那是观众们的观后感。
前面职场戏部分完全立不住,后面又马上转战更不知所云的商战戏上面去了。小员工不停地跳槽来跳槽去,金主爸爸们不停地砸钱来砸钱去。然后宣传说自己情节跌宕,节奏紧凑。
怪不得给自己定位职场商战戏呢,基本上国外是没有这种叫法的。写一个职业我就老老实实地深挖;写激烈的商战政治斗争我就草蛇灰线逻辑严密地布局。
结果到了我们这儿,猛在这儿放卫星。本就职场戏不行,商战戏也不行,凑在一起以为能行,负负得正是吧?
为了缓解观众因为国内综艺的骨感现实和淳大神太过开挂的丰满理想而产生的落差,编剧早早打好了预防针,说这个设定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想象。
想象,也得靠谱地去想啊。
你看人家真正牛的幕后制作团队都在做哪些工作?
从罗英石、明侦导演组等等这些成功的例子中,我们看不到淳于乔式的装逼,而是比那更酷也更踏实的,一群思维活跃的创意人,真诚地了解观众,尊重嘉宾,洞察生活,是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构思,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要求,一帧一帧地做内容。这才是幕后之王在做的事情。
如果只有淳于乔们如何在名利场上呼风唤雨,那叫爽剧,不叫职场剧。
凭空捏造一个人见人爱的精英偶像,还逼着观众膜拜,这就是淳于乔式的杰克苏。
#变美大作战##夏季百搭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