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初读《大旗英雄传》时,见云铮种种行为,心中甚是不喜此人。如此角色,一莽夫而已,年已及冠,尚不分青红皂白,行事鲁莽之极,如何算得上英雄。
后读至其错手将铁中棠打下山崖,温黛黛告之真相,其幡然悔悟时,厌恶之心渐减。而后,复览全书,方知云铮这个角色的成功之处正是在其鲁莽冲动时,而不是后来的醒悟,要知道角色塑造成功与否,不在于个人观感如何,而在乎该角色是否能栩栩如生。而前面之所以有厌恶之心,也只是因为在阅读此书时融入了个人情感。
云铮兄长云铿与大旗门仇敌寒枫堡大小姐一见钟情,开始了一段极其浪漫的爱情,但也因此触犯了大旗门的禁条,被处以五马分尸极刑,行刑之人正是铁中棠。而后,云铮误以为云铿已被处以极刑(其实,铁中棠暗中已救下云铿),于是开始仇恨铁中棠,竟然荒谬地认为是铁中棠杀害了云铿。
本来都是同门师兄弟,应该不至于有如此仇恨之心,但一则亲兄弟血脉相连,而云铮又是一不懂事理之人,二则因为云铮心中尚有“外姓子弟非兄弟”的想法,一句“云家的嫡亲骨血,为何要叫外姓弟子施刑”已是将他的狭隘的心胸表现出来,但其父云翼厉喝“入我大旗门中,便是嫡亲骨血,谁敢再提‘外姓弟子’四字,有如此石”,却着实让读者痛快了一把。
好一个“入我大旗门中,便是嫡亲骨血”,这也就难怪大旗门在创建之后几十年,云铁两家可以同心协力,将大旗门发扬光大。只有心胸狭隘之人才会把血缘关系看得十分重要,而心胸宽广之人必然会以“同门皆朋友,朋友即兄弟”、“天下正义之士,莫非吾兄弟”作为为人处事之准则。这样对比衬托而造成的反差,立时将一个心胸狭窄、不通事理的人表现得活灵活现。
随后,云铮要为兄报仇,独自一人闯入寒枫堡。如此行为,虽可说鲁莽,亦是情理之中,但居然拒绝铁中棠的帮助,视铁中棠为仇敌,而铁中棠对他却是仁至义尽,这样着实让人着急,只是也无可奈何,只能心中暗骂云铮的荒谬。而后司徒笑为了找出大旗门大本营所在地,故意放铁云二人离开,铁知晓这是司徒笑的诡计,劝云铮不要回去,却不知云铮着实愚蠢,竟然逼铁中棠一起回去。读到这里,读者唯有长叹。而这又为云铮添上了几笔色彩:鲁莽、荒谬、愚蠢,云铮的形象也越见丰满。
再后来,发生诸多事情,都是铁中棠为云铮好,云铮却误以为铁中棠有害他之心。于是,云铮对铁中棠的误会日渐加深,终于在一天打了铁中棠一个措手不及,将其打下山崖。而温黛黛的那段狠打和哭诉也让云铮醒悟,所有的一切都是对铁中棠的误会,幡然悔过后,立志重振大旗门。这样的志向本是十分的好,只是脾气仍未改变,如果不是铁中棠命大没有死,大旗门的振兴靠云铮只怕是遥遥无期。
但话又要说回来,云铮始终是个配角,他的出现一方面是展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性格,另一方面是为了给铁中棠做陪衬,更加突出铁中棠的沉稳、坚毅。而读者的厌恶之心也只是因为站在铁中棠的立场,或者说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来看待发生过的所有事情。倘若站在云铮的立场来看,虽说行事有点过头,但毕竟少年人气盛,再加上性格使然,脾气激烈暴躁,他的行为也是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云铮也是一个铁铮铮的硬汉,宁死不屈,拼劲十足,在威震江湖的“日后”面前他的立场也未曾有丝毫动摇,而且他也能知错就该,不失为一条好汉子。道一句“大旗门下尽皆好男儿”,并不为过也。
附:云铮简介——《大旗英雄传》
云铮,男,云翼之子。其性格激烈暴躁,行事鲁莽不考虑后果,心胸也颇狭窄,更有几分愚蠢,无自知之明,与铁中棠诸多误会皆源于此。然其亦是知错能改,且宁死不屈,拼劲十足,是条铁铮铮的硬汉,后也因此而得温黛黛垂青。大旗门下皆是好男儿,此言不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