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文 | 字媒体(微信:zimeiti-sogou)
/电影《寒战》/
最近这两个月上映的香港警匪片还真是让人激情澎湃!先是《寒战》系列的第二部获得大量好评,后来的《使徒行者》也是口碑票房双丰收,上映不久就问鼎内地票房的周冠军。
/电影《使徒行者》/
警匪片可以算是香港电影的老招牌了,《使徒行者》的电视剧版虽然早在2014年就播出,并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但不少人看到这个名字还是一脸懵逼。
毕竟咱们最熟悉的行者是《西游记》里的“孙行者”啊!“使徒行者”又是什么鬼?跟警匪大战又有什么关系……
也难怪小伙伴们好奇了,本来嘛,这使徒、行者都是宗教用语。
其中“使徒”是基督教的说法,指那些受到神/天主的任命,来群众中宣扬宗教信仰,建立基督教会的人们,这些人就是有所谓“特殊使命”的教徒啦!
而“行者”则是佛教的说法,指那些出了家遁入了空门可是又没有把头发剃光光,还喜欢到处去走的信徒,具体可以参照“孙行者”。
不过这样看来,无论“使徒”,还是“行者”似乎还真跟警匪片没有半毛钱关系……但《使徒行者》的监制说了,叫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了!
你看《使徒行者》里的那些卧底,都是冒着生命危险进到狼窝,还不签劳动合同人身保险什么的,只是单纯相信着handlers(领导),然后就乖乖执行任务去了。
想来又确实很像那些有着宗教信仰,然后不顾一切去相信、去传播的使徒或行者呢!
不过,想变身卧底深入敌方之前,你最好先学会这些词,这样才能跟古惑仔们愉快地交谈啊!
如果在卧底的时候,有个古惑仔朝着你大喊:“佢就系反骨仔!”
那很不幸地告诉你,你的身份可能暴露了。因为“反骨”这个词在粤语里其实就是叛变的意思。“反骨”中的“骨”指的是人们头后面的那块枕骨。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枕骨特别突出的人容易有逆反之心,所以就有了“反骨”之说。
古代甚至有人用有没有“反骨”简单粗暴地判断一个人是否忠诚,像《三国演义》里的魏延,就是因为“脑后有反骨”,被诸葛亮断言必反,于是受不到重用,而且在诸葛亮死后真的反了,最终被斩杀。
/魏延影视形象/
加上传说李自成、李世民这些历史上举兵谋反的人都有反骨。“反骨”一词就在民间的添油加醋中跟大逆不道扯上了关系。
而古惑仔口中的“反骨仔”指的就是那些心存反叛、吃里扒外的人。无论是黑白两道,对反骨仔都是嗤之以鼻的。
所以说,做卧底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啊!经常要顶住被人误解为“反骨仔”的骂名。
/电影《反骨仔》/
不过现实中不少父母也常用这个词,责骂自己不听话的孩子,表达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乍看之下,金手指似乎挺风光,容易让人联想到金色的手指或是点石成金的手指之类的,不过它在黑帮的语境里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
因为对于古惑仔来说,那些给警方通风报信的线人就是“金手指”。
/电视剧《刑侦档案》/
古惑仔干了坏事之后如果行踪被金手指透露给警方,或是被抓之后被金手指指认出来,都难逃牢狱之灾。
所以古惑仔们平生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被金手指指中……
而另一方面,金手指则通过贩卖消息从警方获利,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可以带来金钱的“金手指”啊!
因此,古惑仔们把警方线人叫做“金手指”其实是对那些卖友求荣的人的一种讽刺。
/谢霆锋出演《线人》/
说到黑社会,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凶神恶煞满身纹身的彪形大汉,但实际上,黑社会里除了喊打喊杀,还有技术含量高的好不好!
例如,文雀。
“文雀”在香港黑社会的语境里是扒手的别称。
这个名字也不是简单得来的,文雀首先是一种鸟,这种鸟主要是观赏作用,养在笼中想飞却不舍笼中的生活,就像盗贼游手好闲,依靠他人为生,过着简单而黑暗的日子。
2008年上映的电影《文雀》,讲的就是小偷的故事。男主作为盗贼,从偷财偷物到偷情,哦不,是偷心,最后才惊觉自己坠入了亡命的圈套,变成了任由别人摆布的笼中之鸟。
/电影《文雀》/
对于古惑仔来说,最害怕的莫过于入册。
但这里的“入册”可不是指拍照片后从底片里挑出几张来精修放入相册的意思,而是一种港式俗语,指坐牢、进监狱。
为什么要把坐牢叫做“入册”呢?原因也很简单粗暴,都是因为“册”这个字看起来很像监狱里那些铁栅栏门啊!
虽然有铁栅栏的好像也不只有监狱,但对于古惑仔来说,进了这些铁栅栏就意味了铁窗生涯开始了,等到刑满释放,世道早就变了,要东山再起谈何容易,所以“入册”才显得那么可怕。
/电影《入册》/
而反过来,出狱就是“出册”了。而《出册》竟然也是一部香港电影哦!还是警匪片里的黑帮大佬专业户邓光荣自导自演的,讲的就是一个失足青年因官非入狱,出册之后物是人非的故事。
/电影《出册》/
“架梁”最初是个建筑领域的专业词汇,古代的房子一般是用木头和砖瓦搭建的,而完工之前一个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把横梁架好。
所以“架梁”的作用相当于连结左右两边,让建筑结构稳固。
而黑帮说的“架梁”,意思其实也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象征着在双方之间起关键作用的中间人,进可替某一方出头,退可做和事老。
/电视剧《使徒行者》/
当然多管闲事的“架梁”也不是没有。在经典警匪片中,当两个人打架打得正酣的时候,那些左说一句别打了,右说一句住手的人,十有八九就是“架梁”的身份啦!
香港警匪片里还很喜欢设计“讲数”的情节,这“讲数”可不是什么数数字,而是粤语中谈判的意思。
例如两大黑帮出现了,彼此不能一见面就打啊,总得先“讲数”,毕竟打架这种事,伤人一千自损八百,讲不拢再打也不迟嘛!
不过嘛,在汉语里“讲数”还有“计较”这一层意思,在明末清初的一本小说《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中,邢皋门就有说过:
“这又不是用本钱做买卖,怎可讲数厚薄?”
这个“讲数”就是指“计较”。其实谈判说到底也是双方各自心里小算盘的计较啊。
说来现在打架都不兴直接说什么打打杀杀了,香港的古惑仔们发明了一个专门词汇,叫“劈友”,这个词可谓凶残至极,我们先一个字一个字地来分析。
“劈”是指用刀斧或强力破开,不用想象都能感受到它的力度。而“友”当然不是指朋友,而是泛指人,因为香港古惑仔习惯用“呢条友”来表示“这个人”的意思。
所以“劈友”完整翻译下来就是:上刀,砍人。
“劈友”对人数没有什么限制,可以一群人去“劈”一个人,也可以一个人“劈”一群人(实际操作难度很大)。
而另外一个词“开片”则是打群架专用,在场的临时演员都要统统用起来哦!黑帮片里的大场面都是这么来的。
警匪片里每个黑帮老大都会有自己的地盘,这地盘是私人称霸的,换句话说,就是只有他能在这里收保护费。
而这些专属地盘还有个专有名词,叫做“堂口”。
堂口是黑社会帮派下属分支的一种,大帮派每个堂口之下常常还有分会。
所以当上堂主,相当于成为帮派里的一个小领导,有的地位甚至仅次于帮主哦!
当然“堂口”也可以泛指帮会,就像黄谷柳的《虾球传·旧缆断新缆续》中所描述的:
“ 珠江沿岸,向来堂口众多,土匪如毛。”
就是说旧时那些不怀好意的帮会常常会聚集在珠江沿岸一带。
“收山”这个词我们并不少见,谁谁谁要甩手不干,或是老大们厌倦了打打杀杀的生活,要金盆洗手,都喜欢说自己“收山”了,就连现在的大师们在退隐之前也会先发个收山之作。
但是为什么要把结束古惑仔的职业生涯称为“收山”呢?其实还是主要看气质。
“收山”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收拾收拾东西,隐居山林过起清静小日子的场景,而这实在是每个人理想中的退休生活啊,古惑仔也是不例外。
而且毕竟古惑仔这行没有退休一说,用“收山”代替退休,听起来更加充满仪式感啊!
所以,先别急着收拾包袱去体验卧底生活,这几个词你get起来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