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说起雍正皇帝,就不得不提年羹尧,年羹尧是清朝名将,在康熙年间便得到重用,到雍正一朝权势达到巅峰,雍正与年羹尧不仅是君臣,更是知己,年羹尧的妹妹还是雍正皇帝的妃子,如此亲密的关系,为何雍正皇帝最后会对这样一位知己痛下杀手呢?
一、相识相知
年羹尧自幼博览群书,在康熙三十九年考中进士,在不到3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这样的恩宠,也 让年羹尧对康熙皇帝感激涕零,他说:“我一个庸俗只懂忠心的人,一家三代都受到朝廷的恩宠,我一定好好努力报答皇上。”年羹尧还是比较会拍马屁的!
而年羹尧也没有辜负康熙皇帝的信任,他在四川任职期间,积极的查询民情,解决当地民众的问题,因为两袖清风,为官清廉,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年羹尧的事迹被康熙帝知道后,康熙帝便更加重用年羹尧了。
在清朝,每位皇子在到达一定年龄后都可以得到一个佐领作为自己的属下,而在康熙四十八年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获封亲王,恰好,年家所在的佐领划归于雍亲王属下,成为雍王府属人。就这样,年羹尧与雍正认识了。
康熙50年,皇太子再次被废,且再无复立的可能!这也拉开了九子夺嫡的序幕,朝廷风起云涌,王公大臣纷纷挑选自己的心仪的皇子,开始了站队,而年羹尧此时已是朝廷重臣、封疆大吏,自然也就成为雍正极力拉拢的对象,于是,雍正于康熙五十年正式迎娶年羹尧的妹妹为侧福晋,也就是前几年热播的《甄嬛传》里华妃的原型。从此,年羹尧便正式纳入雍正麾下,成了“四爷党”。
而在年羹尧的极力帮助之下,雍正皇帝顺利击败众皇子,笑到了最后,登上了皇位。
二、备受恩宠
雍正皇帝在继位之后,对年羹尧可谓是恩宠有加,雍正元年 ,雍正皇帝便下令让年羹尧总理西部一切事务,严令云、贵、川三省的地方官员“俱照年羹尧办理”可见对其的恩宠,简直是让他当了西部的土皇帝!不仅如此,在清朝,边陲重臣是不得参与朝中事务的,但是雍正不管,有事没事的向年羹尧征求意见。
同年,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前往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写朱批给年羹尧:“你此番西行,朕实在不知如何疼你”。
雍正二年,年羹尧平定青海后,雍正在给年羹尧奏折的朱批中写道:“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
而且,雍正跟年羹尧的私下里的感情也非常好,并且给予特殊的荣宠。雍正认为有年羹尧这样的封疆大吏是自己的幸运,如果有十来个像他这样的人的话,国家就不愁治理不好了。平定青海的叛乱后,雍正极为兴奋,把年羹尧视为自己的“恩人”。
同时为了把年羹尧的评价名留青史,雍正还要求世世代代都要牢记年羹尧的丰功伟绩,否则便不是他的子孙臣民了:“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由此,足以看见二人关系之亲密,以及雍正对年羹尧的恩宠,但为什么就是这么两个互为的人,雍正皇帝在雍正三年就对其痛下杀手,让其自杀呢?
三、君臣失和,痛下杀手
也许就是因为雍正皇帝对自己宠爱有加,才让年羹尧恃宠而骄,狂妄自大,更是没有了君臣之礼。雍正二年10月,雍正宣年羹尧入宫朝见,年羹尧在入朝的过程中架子端的很大,喝令总督、巡抚沿途跪接。这也就算了,毕竟是雍正的宠臣,只要不触犯皇帝的事儿,自然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但是,到了雍正皇帝面前时,也是“御前萁坐,无人臣礼”,这可把雍正气坏了:到底你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
在年羹尧离京返任的时候,雍正给他下批文警告他回去以后要好好反省,要保持君臣礼,不要辜负对他的期望.....等等,但是,年羹尧此时尾巴已经翘到天上去了,怎么可能听的进去!
根据《永宪录》记载:年羹尧回到西北,重用游方术士,大搞迷信活动,自称自家屋子上空凝聚有王气,又说自己出生时满屋子红光,是帝王之兆。还沾自喜地认为自己拥有川陕两省,尽占长江上游的便利,计划在雍正四年(1726年)三月初一举兵起事。
雍正皇帝本来就开始不喜欢年羹尧了,一听说他要造反,立马就翻脸了,先剥夺了年羹尧的军权,然后将其调任杭州将军,但在去赴任的路上,年羹尧不死心,指使西安府咸宁县县令收买军心,请求为自己保留川陕总督之职。
雍正皇帝听完更怒了,直接下令命人抓捕年羹尧押送京城会审,雍正三年年底,在雍正皇帝的示意下,朝廷罗列年羹尧的九十二条罪状,判处死刑,瞧瞧,爱之深恨之切,连罪状都一下列了九十二条。之后不久,雍正勒令年羹尧狱中自杀,子孙被发配边疆,家产没收纳入国库。
四、结语
年羹尧与雍正本是一对知己,更是亲戚(年羹尧妹妹是雍正妃子),但是自古“伴君如伴虎”,微末之时,可能不管你做什么他都不会管你,毕竟此时的他还需要你,一旦登上皇帝宝座,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对你好是情分,不是本分!一旦你对他产生了威胁,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其铲除!这也是为什么雍正皇帝对昔日知己痛下杀手的原因了!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同样是这样,即便再亲密的兄弟、朋友,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也必定遭到对方的记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