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银幕上一道道佳肴,不管是激发了生活的勇气、催化了甜美的爱情、温暖了疲惫的心灵,或者增添了生活的笑料,都是对观众眼睛和味蕾的双重犒赏!
《饮食男女》(1994)
上半部饮食,下半部男女,李安深知饮食对于一个传统中国家庭的重要性,继而从饮食引出当代男女关系的核心命题。
片中朗雄主演的朱爸成为李安三部曲中最经典的父亲形象之一。
这部披着饮食外衣、旨在探讨男女关系的电影既将朱家四口每个人的感情刻画得丝丝入扣、温润妥贴,又将父女之间那种让人唏嘘的微妙关系诠释得淋漓尽致。
而厨房,对于李安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厨房是很私人的领地,而餐桌又是一个家庭爆发戏剧冲突的场所。
餐桌成了最具有引申意义的家庭聚会场合。
饮食是表面的,而男女才是核心。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
《食神》(1996)
看完这部电影,“爆浆撒尿牛丸”和“黯然销魂饭”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之又深的印象。
这部将烹饪与功夫结合起来的喜剧片秉承了周星驰一贯的无厘头搞笑风格,“如花”、“扮丑出镜”的莫文蔚、星爷、少林寺十八罗汉、少林方丈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短短九十分钟的片长之内,周星驰便将要表达的人心险恶、尔虞我诈以及小人物尊严被践踏的辛酸表现得淋漓尽致,夸张的行为、动作一如既往地贯穿其间。
比如叉烧饭里混杂了屎的大肠切片;少林寺十八罗汉每每群殴史蒂芬周,最后一幕是一群罗汉将血溅当场的史蒂芬周拖出房间,留下一道又宽又刺目的血迹等等。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像《食神》这样,将美食与搞笑结合得如此微妙。
《春风得意梅龙镇》(1999)
由金士杰、陈小春、吴倩莲三人组成的主角团队看似怪异,却在插科打诨的笑料和厨房的烟熏火燎里形成别有风味的搭配。
电影情节很简单,大团圆的结局也很明显,最为吸引人的是一道道传统美食的烹饪,以及美食之后所蕴含的励志意味。
片中三位主角获著感情空白、或著遭遇情殇,在“复兴百年老店”的诱因之下,也各怀心思、争吵不断。
电影中菜肴的烹饪过程足以让观众大饱眼福。
尤其是主菜品“龙凤四喜麒麟门”的烹调,极其精致华美,甚至要把荔枝壳加于柴上,烤出果香。
《美女食神》(2007)
王晶一向喜欢玩噱头,这部充斥着无厘头搞怪台词和戏谑的电影真可谓集俗套、疯癫之大成,将各种流行元素戏仿了个遍。
从菜名“卧虎藏龙”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再到南派御厨取名叫“林青霞”等无聊到让人抓狂的小花招,简直是弱智和白痴的代名词。
开篇的食神大赛明摆着抄袭周星驰的《食神》,却抄得做作异常,神采尽失。
美食于这部电影而言,不过就是和美女一样为了养眼而用。
同样是无厘头,《食神》拍出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辛酸变故。
《美女食神》则完全是没心没肺的恶搞。
《魔幻厨房》(2004)
本片根据香港女作家林咏琛的同名小说改编,将私房菜的传承和爱情悲喜融为一体,虽然故事背景有些许不着边际的魔幻意味。
不过人物的设定,故事的发展脉络,都具浓浓的港味。
电影以郑秀文和刘德华、言承旭的情感变化为主要结构,大多情境都发生在餐厅或厨房,不过电影中集中的烹饪上的镜头并不多。
在油画般的光线之下,电影尽可能地保证了画面的美感,除了优雅的餐厅、精致的美食,演员的选择也为电影加分不少。
除了郑秀文、刘德华、言承旭,美艳神秘的maggie q也成为亮眼角色,而客串的冯德伦、吴彦祖等,更使电影星光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