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是什么原因让貌不惊人的男子,追(娶)到了众人眼中的“女神”?为什么就有那么一些人,能够比其他人更快的融入新环境,在很快的时间内交到了朋友,新朋友还很靠谱?对应的,许多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例子,漂亮女孩和外形足以匹敌明星的男生,却很难交到朋友;陷入择偶困境的,偏偏是才貌双全的“优质”男女?
对上述最后一个问题,有人可能会解释说,漂亮女生和英俊男生常常会遭遇人际环境中的孤立,而事业上“过于”优秀、其他方面条件也很突出的男女,择偶标准过高,连番错过,并不愿意随便屈就。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切入到某些具体事例,人们会发现,交不到朋友、很难择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或者她很难让人接近,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让人感觉不到安全和愉悦。
让人容易接近,并使之感觉到安全和愉悦,并不是说要牺牲个人的做人行事原则,事事迁就他人,做个“小心驶得万年船”的老好人,而是打消双方或多方沟通的障碍,有助于相互理解。更重要的是,这会让你迅速从人群中找到跟你品性、兴趣相合的朋友,建立相契的谈话,与他人或周围环境中建立起一种即时、深刻且有意义的联系。
伙伴、朋友间的信任,男女之间的好感,常常是在瞬间形成的,这都可以称为“亲密感”。美国资深组织管理顾问、畅销书《海星模式》作者奥瑞·布莱福曼和畅销书《摇摆》作者罗姆·布莱福曼合著的《亲密:瞬间吸引的隐秘力量》一书,就旨在向读者揭示“亲密感”的作用机制,引导人们掌握在社交、事业环境中获得信任和合作的方法。
书中总结了建立快速亲密感、人际信任的五项构成要素:“示弱”,与对方建立联系性、情感性层面的交流;“接近性”,争取面对面交流;“共鸣感”,留意交流、交往的对象,关注其所说所为、需求和态度,掌握他们的情绪温度,以形成共鸣;“相似性”,发现或创造和他人共有的相似性,创造彼此之间的联系;“可靠环境”,借助周围环境增进亲密感。
“示弱”指的是,让我们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脆弱,这项建议听上去有些反常,却是社交高手擅长用的一招。流露脆弱,不是撒谎或者其他形式的欺骗,而是主动卸下防备,呼唤对方就此跟进,创造出一种坦诚相待的氛围。这种做法可以大大增加瞬间投缘的可能性。“灰姑娘”主题的台剧、韩剧之所以让电视剧迷们着迷,觉得剧情设计合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灰姑娘”在“白马王子”面前亮相时常常是某种笨拙的姿态。
“亲密感”的第二项催化剂是“接近性”。要形成关系紧密的团体或者组合,需要成员们感觉靠近。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原本有条件实现全员在家办公的互联网企业,仍然要花费巨额租赁成本设置办公场所,为的就是让员工们通过大量日常的、琐碎的交流建立起“接近性”的“亲密感”。心理学家将这种日常的、琐碎的交流称为“自发沟通”,将有助产生“社会胶”,减少误会,更有利于建立信任和协作。
“共鸣感”同样是社交高手巩固和新近扩大交际圈的妙法。“共鸣感”可以相互回应,要主动唤起这种反应,擅长交往的人会注意对方乃至多方的情绪等反应,先行形成共鸣式反应,由此一来,让对方感到被尊重和被理解,增大了获得对应回应的几率。“相似性”则源于人的社会性中,固有的对“内群体”的信任习惯,也就是说,只有让对方觉得你是“自己人”、“同类人”,才可能放心与你建立更密切联系。“可靠环境”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左右人际交流,因而需要我们寻找有利于交流、交际的外在环境,或者设法促成环境的改变。
奥瑞·布莱福曼和罗姆·布莱福曼认为,能够建立上述五项构成要素并灵活运用的人,实质上表现出超强的自我掌控能力,这样的人清楚某一特定或职业网络的特性,总是以友好的姿态占据网络中心,成为枢纽、介质,“信息经由他们传达,友谊经由他们形成”。(文/郑渝川)
所评图书:
书名:《亲密:瞬间吸引的隐秘力量》
作者:(美)奥瑞·布莱福曼、罗姆·布莱福曼
译者:康林花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